全面深化改革 加快转型发展
奋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在校党委二届八次全委会上的报告
马元方
(2015年2月28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现在,我受党委常委会委托,向全委会报告一年来的工作。请各位委员予以审议。请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4年,学校党委在省委、市委和省委教育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紧扣年度目标任务,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以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加快推进学校转型发展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主动奋发有为,全面推进内涵提升和特色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抓党建,聚合力,深入推进学校科学发展
一是加强理论制度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党委高度重视思想建党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认真落实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和“三会一课”制度,切实抓好党员组织生活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通过重点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学校转型发展和新校区建设等实际,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讨论,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凝聚了人心,有效地调动了师生的主人翁精神和创造活力。党委中心组全年学习18次,教职工开展集中政治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20余次,聘请校外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辅导讲座10多次,切实加强对热点问题的宣传和解读,并组织开展各种知识竞赛活动和主题征文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校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促进了广大学生对党的理论政策和重要部署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推进“强基工程”,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实力。党委始终重视抓好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尤其注意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全年调整、任命党支部书记、副书记23名。持续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全年举办两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两期预备党员培训班,共培训入党积极分子2705名,预备党员479名。发展新党员842人,预备党员转正785人。完成了《内江师范学院发展学生党员及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专项调研报告》及子课题,创新大学生党性教育模式,我校“红色文化进宿舍”活动列入内江市基层党建创新“十个最佳案例”。
三是落实“三严三实”要求,提升干部队伍修为。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全年选拔、考察、任用、调整处级干部21人,科级干部15人,完成了14名领导干部的推荐工作。选送15名处科级干部参加省高校干训中心举办的7个类型的培训;选送1名厅级干部、1名厅级后备干部、10名处级干部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选派47名党务干部赴井冈山进行了党性教育专题培训,提高了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业务水平。按省委组织部和省委教育工委要求,完成了干部兼任职情况清理工作和选人用人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工作。
四是履行党委主体责任,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组织制定了《内江师范学院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实施细则》,科学构建学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组织制定《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试行)》,明确了党委和纪委系统的任务分解,建立了履职双报告、述职述廉、警示约谈、责任监督和责任追究等五大制度。同时,积极开展正风肃纪专项治理工作,严格“三公”经费支出,截止11月份,公务接待和公务用车费用较去年同期下降34.76%;积极精简会议,改进会风文风,切实解决“吃拿卡要”、“庸懒散浮拖”问题,党的纪律更加严明,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五是深入开展“结对帮带”,努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校党委按照内江市委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带十万困难家庭”活动的实施意见,组织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深入银山镇平安寨村和碾子湾村开展“听民声、解民难、促民富”结对帮带活动,共结对帮带56户贫困家庭,帮扶困难群众172人。党员干部走村串户、问寒问暖、捐款捐物,不仅帮助困难家庭解决现实经济困难,还积极探索帮助困难家庭脱贫致富的新思路新方法。党委还积极组织开展“双报到”志愿服务,全校77个党支部、全体党员分别向师院社区党组织和居住地党组织报到,走进师院社区,服务社区,积极开展“文化惠民”主题活动,党组织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六是健全作风长效机制,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党委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严格按照整改方案和省委督查组要求,坚持从机关做起,从细节改起,从基层最关切、群众最敏感的事情抓起,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深入推进整改落实工作。通过加强教育、明确导向,有效遏止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初步建立了反对“四风”的长效机制。通过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切实解决了一批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的38项整改内容全部得到落实,特别是困扰学校多年的教工三期宿舍油烟污染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党委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健全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废、改、立”工作原则,以建立反“四风”长效机制为重点,共废除文件11个,修订和完善《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等制度19个,新建《“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的规定》等制度25个。党委一手抓制度规范健全完善,一手抓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在学校基本形成了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体制机制;学校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和工作调研制度,全年校领导班子成员共150人次带头深入到各二级单位、各基层组织,为师生员工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20件,看望慰问老干部、老党员、困难党员、生病住院的干部、知识分子共116人次。坚持和深化信息公开,通过网络、会议、文件等形式,全年主动公开信息900余条,民主管理、依法治校水平不断提高。
(二)把方向,谋大事,大力推进新形势下的改革创新
一是审时度势,确立学校转型发展战略。学校党委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精神,按照教育部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经广泛调研和深入讨论,做出了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重要战略部署,并出台了《内江师范学院关于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内江师范学院关于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在继续做精做优师范专业的同时,积极做大做强非师范专业,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校地合作,大力推进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
二是把握重点,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学校根据转型发展的导向,制订了《内江师范学院关于2014年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教师公开示范课为切入点,全面推进“以发展为中心,教学做统一”育人模式改革,构建了科学完善、符合学生发展需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体现内涵式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制定了《中共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关于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内江师范学院关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对学校干部工作和人事工作从规划、选拔、培养、管理、考核、监督等方面从制度上予以规范和深度改革。修订完善了《内江师范学院绩效工资分配和绩效考核实施方案》以及年度目标考核办法,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三风”互动的良好育人氛围。对此,《中国教育报》以《转型发展创新路 特色引领铸品牌——内江师范学院创建地方特色大学的改革发展纪实》为题,专版报道我校创建地方特色大学的改革发展历程,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三是更新观念,努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党委高度重视《内江师范学院章程》建设,积极构建和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学术权力的保障机制,强化行政权力的服务职能,总结办学传统,凝练办学特色,为深入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校章程已经通过四川省教育厅审查备案。
(三)抓龙头,固根本,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突出人才培养核心地位,本科教学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学校大力加强本科质量工程建设,新增本科教学工程项目35项,投入建设经费300余万元,“水产养殖学”获省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立项,“法学”获省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增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表演、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3个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引入了20门网络课程,推进“混合式教学”,课堂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实践教学和师范生基本功进一步增强。学生在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中取得了一等奖2个、在2014年度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际一等奖3个,实现历史性突破。组织实施了涉及5个学科、22个“国培”和“省培”项目,培训人数达1966人。完成了全省新材料领域企事业单位70名高级专家的培训工作,学校被省人社厅授予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二是强化学科龙头地位,学科建设有新发展。加强校地合作,促进学科平台建设、学科团队打造和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提升;凝练校级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积极进行产、学、研结合,夯实应用型学科基础;积极开展专业集群发展与重组规划研究工作,投入近80万元建设经费拟新增2个专业学位类别;积极做好先行先试和扶持建设专业与硕士学位点建设对接工作;首届联合培养研究生顺利毕业,为我校自主招培养研究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坚持服务需求导向,科技工作有新成绩。全年获科研立项134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9项;发表论文550篇,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获四川省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与四川效率源信息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申报的“数据恢复”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省级评审;新增四川省社科普及基地“峨眉武术文化普及基地”,我校社科普及基地建设受到社会各界和省市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四是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有新提升。学校制订了《内江师范学院关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调整人才资源政策,完善不同人才计划引进支撑条件分类机制,构建动态、合理、有竞争力的人才引育机制,形成各层次优秀人才不断涌现、不断跃级的良好局面。全年新评正高职称11人、副高职称41人,引进公招各类人才53人,其中教授和博士共13人,新聘任兼职(客座)教授、“双师型”兼职教师37人;获省人社厅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基金项目2项,5人被评为内江市首届学科带头人,2人被评为内江市拔尖人才。选送130名教师到国内外参加在职脱产攻读博士、硕士、访问学者、进修学者以及专门培训。新增数学学科正高职省级学科评议权,应用经济学学科副高职省级学科评议权。
五是坚持立德树人,学生工作有新突破。一是创新学生入学教育新模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素质拓展和心理适应进一步加强;二是进一步完善助学帮扶管理体系,启动提高贫困生能力的PHE项目;实施学生工作项目化研究计划,凝练“一院一品一色”,文化育人取得突出成绩;按照“校级活动出精品,二级学院出特色,社团活动上规模”的思路,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取得优异成绩。在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中,我校荣获9个一等奖。舞蹈《夏布悠悠》和两幅书法作品被推荐参加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挑战杯”金奖2项,义务支教“校企合作为爱筑路”项目荣膺全国百强实践团队称号。这些荣誉均为我校学生参加此类比赛的历史性突破。
六是坚持开放办学,国际交流合作上新台阶。学校与马来西亚、新西兰、澳大利亚等五个国家的高校和政府机构建立了新的合作关系;全年派出4个组团,共18人赴外考察交流;派出20名教师赴英国斯旺西大学开展暑期培训。学校接收留学生和派出留学交流学生达到历史新高。
(四)抓服务,促管理,办学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学校党委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成果为推手,全面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保障。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招生就业工作有新亮点。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的招生目标任务;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工作,首批大学生创业项目已入驻园区。二是继续教育不断壮大,成教办学规模和教育质量跃上新台阶。三是财务管理不断规范。建立全新的会计核算体系,不断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在确保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有效避免了财务风险。四是资产装备不断充实,确保了学校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学校图书信息建设不断提高。五是新校区建设有序推进,第三实验楼及附属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教学实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六是后勤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更好地保障了师生的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条件。七是安全保卫工作不断加强。建立了良好的安全稳定机制,确保了校园平安和谐。
各位委员、同志们:内江师院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的信任关心,更离不开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全校各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表示真诚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党委的工作还存在一些明显不足。具体体现为: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的理念和顶层设计还不够明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还不够;统筹协调推进学校内部改革和管理的能力尚需大力提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勇于正视,进一步凝聚智慧,大胆创新,在今年的工作中予以重点突破和解决。
二、关于2015年的工作
2015年是我校实施“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学校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的重要一年。2015年学校各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以转型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科学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抓手,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解放思想,开拓奋进,以突出的发展成效迎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一)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办学、依法治校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全校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在深刻领会《决定》重大意义、深入学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各项重大任务的基础上,以扎扎实实的行动、行之有效的举措,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一要把握依法治校方向,构建依法治校机制。根据中央和省委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中共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意见》,加强党委对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构建党委统筹领导、行政负责推进、部门各司其职的领导体系和推进机制。
二要落实学校章程,健全完善校内治理结构。坚持以省教厅新核准的《内江师范学院章程》为校内最高规范与基本依据。健全党委依法治校决策机制,建立完善重大决策法律咨询、合法性审查制度;建立健全各种办事程序、规则等,依法界定学校内部不同事务的决策权,完善决策执行与监督机制,构建完善、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形成实施章程的制度合力。
三要强化民主决策规范,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认真贯彻好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重大决策事前论证、决策事项信息公开、师生参与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等机制,强化民主决策。积极拓展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渠道,推进学生自主管理。依法健全社会参与机制,扩大社会参与的广度与深度。
四要依法开展办学活动,尊重保障师生权益。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切实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基本权利,依法保障教师享有各项合法权益和待遇。建立健全信访、调解、申诉等各种争议解决机制,依法处理学校内部各种矛盾纠纷。
五要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浓厚校园法治文化氛围。建立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创新法治教育方式方法、平台载体,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统一,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依托“内江市预防腐败研究中心”和“四川省廉洁文化社科普及基地”等平台,深入开展法治校园文化建设,让法治精神深入师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提高依法治校的意识。
(二)全面贯彻从严治党方针,努力开创学校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为学校发展筑牢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进一步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完善校、院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大部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纳入党员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工程”,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增进价值共识和情感认同。开展经常性的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加强党员干部的法纪和党规党纪教育,促进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党委常委会、党委全委会、校长办公会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坚持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制度,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为进一步增强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提供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增强二级学院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进一步发挥各党总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规范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明确校院两级民主生活会细则,健全民主生活会质量考评办法,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健全党务公开制度,保障党员权利。进一步健全督促检查机制,抓好制度的贯彻和落实,提高执行力。
三要落实从严从实要求,健全干部监管机制。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断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继续加强干部培养、选拔、任用、管理、监督和考核等环节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认真做好召开中共内江师范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各项准备,以党代会的召开和干部换届工作为契机,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坚持“三严三实”标准选好干部、配强班子。逐步建立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加强校处两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和加强青年干部的培养和使用。继续推行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加大投入,拓宽渠道,加强干部培训工作,提高干部队伍领导和推动发展的实际能力。全面实行干部选拔任用记实、选人用人失察失误倒查问责等制度,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杜绝“三超两乱”现象发生。建立干部管理谈心谈话全覆盖制度,建立干部为官不为教育惩戒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定期综合分析研判,健全完善干部作风、廉洁问题函询和诫勉制度,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制约,确保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积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进一步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重视在优秀大学生、青年教师和学术带头人中发展党员工作,积极探索学生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的新模式,加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工作。
四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意义和现实针对性,自觉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遵守组织程序、服从组织决定。把中央对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省委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努力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在全校形成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
要严格按照省委对做好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的7个方面要求,紧紧抓住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深入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层层传导责任和压力,将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要完善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机制。针对容易发生违规违纪行为、滋生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的薄弱部位与环节,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约束和监督,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抓好教育实践活动突出问题整改,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与严格自律并重,坚决遏制“四风”问题发生,持之以恒地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着力形成正风肃纪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要认真做好学校中层干部换届工作的纪律监督和干部离任审计工作,深入推进廉洁文化普及基地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廉政理论和反腐实践研究,进一步提升学校廉政文化品牌,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办学氛围。
(三)深入实施转型战略,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学校未来的发展出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会面临很多困难。我们要以昂扬的斗志、百倍的信心、扎实的作风,找出路,出实招、谋发展,开创学校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转型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敢于创新,勇于转变。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深化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和实践;深入推进“以发展为中心,教学做统一”育人模式改革,进一步体现优势,彰显特色;结合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改革以及学校转型发展,探索适应教师资格证注册制度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建立专业淘汰机制,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培育申报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衔接的本科专业;加大课程建设力度,积极探索开放教育领域中新型课程模式,推进“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促进教学方法转变;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继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鼓励本科生参加教师教研科研团队,参与教师教研科研课题,优化学科专业技能竞赛项目,扩大参与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加强内部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以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为载体,研究制定审核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案,强化五个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督导评估,全面推进审核评估工作,不断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二要加强校地合作,扎实推进学科科技工作。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专业学位建设方向,新建3-8个校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凝练1个特色学科方向,不断优化学科建设结构。以校地共建平台为载体,加大项目申报力度和经费投入,打造精品团队和优势学科。积极做好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点、实践实训基地以及标志性科研成果产出工作,加强兼职硕士生导师队伍建设,做好与川师大联合招收培养研究生招生工作。积极对接企事业单位,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学校科技成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加大对现有实验室、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四川省社科普及基地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整合资源,力争成功申报2个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1个教育厅科研创新团队。完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和科学研究激励机制,加强人、财、物的重点投入,着力改善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条件,充分调动校内外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产出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专著、论文以及专利等科技成果。
三要内培外引双轮驱动,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围绕学校转型发展大局,根据学科、专业建设需要,重点引进一批应用型、非师范专业教师和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学科骨干和企业兼职教师,构建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科梯队;加强高层次人才和教职工的培养培训,尤其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解决应用型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严重不足的困难。修订重点人才建设管理办法,启动新一轮高层次重点人才建设工程,开展新一轮岗位聘用工作。完善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稳定、吸引和激励人才,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师德修养和学术道德规范,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各类岗位人员的岗位职责定期检查和履职考核,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四要坚持以生为本,大力提升学生工作服务水平。坚持“以文化人”的工作理念,按照“项目化、常态化、规模化、基地化”思路深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内涵。改善学生宿舍住宿环境,深挖宿舍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宿舍育人功能。按照“该助才助”和“应助尽助”的原则,融合贫困生能力提高项目(PHE)和静默资助模式,优化贫困生认定办法,拓宽资助渠道,大力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创新发展。完善宿舍、班级、院系、学校心理危机四级预警系统,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重视学生国防教育,做好军事武装工作。充实辅导员队伍,多途径推进学生工作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牢牢把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确保学校和谐稳定。
(四)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健全和完善的高校内部管理是高校依法办学,贯彻科学发展观,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保证,是完成各项教学、科研任务和发展目标的重要前提。
一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深入分析“十三五”期间全国和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特征,坚持规划发展与规划改革并重,定性与定量目标相结合,更新规划编制理念,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和广大师生意见和建议,科学编制《内江师范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明确学校中长期的战略目标、办学定位、发展路径和工作重点,充分发挥规划的功能和作用,系统谋划学校“十三五”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二要深化校院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内部管理效益。根据《内江师范学院目标管理办法》,制定二级学院2015年目标责任书,并做好年度考核工作;加强对非教学科研单位的年度绩效考核工作,推动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强对二级学院下放管理权限的研究和实施,进一步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
三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发教职工工作积极性。认真做好2015年绩效工资总量申报工作,完成校内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核算、切块及发放工作;推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推进编制核定管理改革,修订编制核定管理办法;研究制定转型发展人事配套管理政策,重视和加强非事业编制用工管理改革,进一步规范招聘、使用、考核、评优等工作,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切实提高学校的用人效益。
四要坚持勤俭办学原则,加强财务资产管理。加强财务监控和服务功能,严格预算外资金管理,既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又为新校区建设做好资金储备,不断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启用“大精贵设备使用效益监控系统”运行,对各部门装备效益的监督和分析,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加强学校图书信息能力。
五要扎实推进新校区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要乘省市党委、政府和教育厅对学校大力支持的东风,全力推进新校区建设工作,尽快完成新校区校园总体修建性详规等前期各项准备和立项工作,确保尽早动工建设。以创建“国家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和“四川省高校节约型校园”为契机,不断增强后勤活力和服务水平。
六要做好统战群团校友会工作,凝聚发展力量。切实加强对学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政治引导和素质培养,积极协助和支持学校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实施好联系交友制度,创新发挥统一战线成员对学校改革发展建言献策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从政治上和生活上关心离退休老同志,定期不定期的召开校情通报会,广泛听取、吸纳老同志关于学校改革发展的良好意见建议,继续抓好“青蓝工程”,充分发挥老同志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和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作用。切实加强对群团工作的领导,支持工会认真履行职能,保护、调动和发挥好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进一步落实“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在团结同学、自律自强等方面的作用。加强校友会联络工作,进一步拓宽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加强与省、市的联系和沟通,努力获取对学校办学更有力的外部支持。
七要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确保校园和谐稳定。认真落实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和学校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制度,加强校园治安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关注校园民生,凝聚发展合力,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努力建设安定有序、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平安和谐校园。
各位委员、同志们:展望未来,学校的前景无限光明,我们的使命任重道远。2015年是学校发展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既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又要科学谋划和推进新校区建设,确保学校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站在新的起点,面对重大历史机遇,我们要乘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时势,凭借风清气正的大环境,凝心聚力、抢抓机遇、负重自强、爬坡上行,扎实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奋力谱写内江师范学院科学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