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在中国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社会事务第一次取代经济成为主要议题
㈠从1982年算起,从十二届一中全会到十六届六中全会,已历经五届共36次中央全会,其中:主要讨论经济事务的15次;主要讨论党的建设的15次(包括选举中央领导机构,提交下届会议文件草案等);主要讨论政治事务的3次;主要讨论文化事务的2次;主要讨论社会事务的1次(十六届六中全会)。
每年中央全会的内容都是十分重要和备受关注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管理社会事务作为议题是前所未有的。
㈡会前的广泛调研为全会召开作了充分准备
2004年春夏之交,中央启动部份地方和全国范围的具有基础性的三项调查研究:一是社会结构发展变化;二是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三是社会稳定工作发展变化,同时学术界进行社会管理的政策、法律、体制的课题研究。
2005年,中央各部门先后派出数十个调研组,分赴欧洲、北美、拉美、东亚、非洲等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考察社会管理的经验和教训,调研目的地选择很有针对性,调研内容从社会分配到社会福利,从劳资关系到民间组织,从社区管理到突发应急,十分广泛,包罗万象。
㈢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分析
1、矛盾突显期迫切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突破
2003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中国进入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就业、社保、医疗、教育、收入分配成为社会关注的五大焦点,因此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
2、社会转型期迫切要求构建和谐社会
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一方面犯罪案件、经济纠纷、民事纠纷、信访数量也增长很快,这是社会问题多发期,社会结构不稳定期,社会运行不顺畅期。
3、阶段性特征迫切要求构建和谐社会
国内:重要战略机遇期,小康社会全面建设期,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稳定特殊期,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期。
国际:深化依存期与摩擦多发期。
4、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五个阶段
①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五个统筹(城乡、区域、经社、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核心是和谐。
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④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列为“十一·五”规划。要求全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六个必须中,专门提出“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重大决定,进行具体部署。
㈣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
1、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道家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统一。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孔子:“以仁待人,以仁待物”,“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四海之内皆朋友”。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仁者无敌”。
2、对西方和谐思想的批判继承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名言“什么是最美的——和谐”。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对立和谐观”,“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
柏拉图:“公正即和谐”。
亚里斯多德:国家政权应由中等阶层掌握,才能协调贫富两个阶层的利益,避免矛盾和冲突,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
傅立叶:《全世界和谐》,批判现存资本主义制度不合理不公正,将被新的“和谐制度”所代替。
魏特林:1842年《和谐与自由的保证》,预言社会主义是“和谐自由”的社会。
3、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是中共和谐思想的直接来源
第一,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
第三,未来和谐社会的基本矛盾通过自身调整来解决。
第四,“自由人联合体”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
㈤和谐社会内涵剖析
1、广义和谐论: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物保持一种协调的状态,包括社会与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环境的协调,即科学发展观所指的全面内容。
2、狭义和谐论:社会层面本身的协调,即社会各个群体能实现良性互动,整个社会表现公正状态,社会能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3、全面和谐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教育、科技、卫生、国防等各方面的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全面和谐。
4、特指和谐论:特指我国社会内部各种社会关系,特别是各利益群体,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从社会良性运行出发所应具有的状态和特征。
上面四个定义,广义与全面论基本一致,狭义与特指基本一致。
二、十六届六中全会勾勒和谐社会建设路径图。
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领导核心)全体人民(实践主体)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根本目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指导思想),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基本特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主题红线),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方向),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奋斗目标——两手抓——三个文明——四位一体)。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
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障;(民主法制)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生活富足)。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生活保障)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公平正义)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诚信友爱)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充满活力)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安定有序)
8、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总体概括)
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